Search

《關於內湖攀岩意外…》

看到某些版面和新聞下方留言,不懂為什麼每當有意外發生,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《關於內湖攀岩意外…》

看到某些版面和新聞下方留言,不懂為什麼每當有意外發生,就一定會有酸民自以為的不屑評論,卻很少針對專業的檢討。

這種台灣文化何時能改變?

而這些留言大多一看就知道,明明就不懂這項運動。不懂,為何要評論呢?

--
“這軟墊一看就不能防摔!”
“應該要用體操墊吧?”

😑繩索才是用來確保的,軟墊本來就不是給你防摔的,還是我給你體操墊,你四樓跳下來試試?

--
“IG上看到一堆人不綁的阿”

😑你看到的叫做抱石(Bouldering),請先分清楚攀登種類。

--
"自以為厲害,多屌多厲害"
“自以為老手~”
“智障不怕死不綁安全扣”

😑沒有人會想在岩場free solo好嗎?這記錄又沒意義。
的確老手比較容易犯這個錯,因為你們不會理解當一個人投入在思考路線本身時的專注。那種極度專心的思考,的確可能造成對其他事物的忽略,尤其她已經在第三次的攀登,身體記得前面攀登的感覺,卻可能忘了曾經解下勾環這個動作。

有繩伴的時候,經由口令可以互相提醒。用自動確保器的時候…少了一個提醒,真的要更加注意這個問題。
#提醒自己

--

“五寮尖峭壁雄風都沒人綁安全繩,沒出事命很大”

😑那個…走象山的時候,也都沒人帶緊急避難帳欸~(為什麼要把完全不同等級的事情拿來講呢…)那個叫有點小地形的健行,不到攀岩的程度阿…你或許可以定義難度4.15d😂

跟井底之蛙解釋世界的廣,他還是只能用那片雲去想像世界。
就如同某些人以為登山一定不能太快一樣。因為那個世界在追求什麼,他想像不到。
生在井底不是罪,但不懂也可以不要批判呀。

#RIP
#口令是給自己的提醒
#檢查再檢查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出版書籍:《攀向沒有頂點的山》 任何工作邀約,請洽彥恩國際經紀 商業?
View all posts